郭的个人资料介绍了郭是什么水平,为什么总是被质疑。

 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,郭的心情一直不好。

   “现阶段是我这辈子打得最好的一场篮球。我想打自己的篮球,这不会改变。”7月26日晚,辽宁队常规赛收官新闻发布会结束后,郭再次在社交媒体上重复了自己的观点。

  郭的上述言论,与其说是他对自己的信心,不如说是他对质疑声音的回应。

  最近很烦

   6月28日,CBA半决赛后不久,——辽宁队主教练郭的叔叔郭士强被解雇。出乎郭的意料,他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成为舆论的中心。

  郭士强下课后,郭一度表现出色,连续两场分别砍下32分和31分,大胜青岛和同曦。

  但媒体和球迷更关心的是他能否适应没有郭士强的辽宁队。杨明上任后,是如何适应的?

   “我适应什么,我有什么好适应的,我已经在辽宁队10多年了。我得适应辽宁队。我不用适应。”面对记者的追问,郭不高兴地回答。

  然而,在与强敌广厦的比赛中,郭的表现并不出色。

  在与的对位中,郭处于劣势。第三节他无心传球,被对手提前判断完成抢断。

  广厦赛最后时刻,郭在对方的追逐和防守下不慎运球出界,引发了对方教练李春江的掌声,而郭本人则一脸沮丧和无奈。

  比赛中有韩德军骂队友“都他妈打一个,打一个”的镜头。

  我受不了了!韩德君被停职的时候,很少发火动粗。3360是TM一对一(来源:网易体育)

  此役辽宁100-125不敌广厦,郭也不敌。他只得到22分,5次助攻和4个篮板,而孙铭徽贡献了34分,10次助攻和7个篮板。赛后,媒体和球迷热议“国内第一控卫易主”的话题。

  山东一战,郭被彻底雪中送炭,辽宁进攻出奇的顺利,以123-98击败对手。

  接下来对阵天津,国时隔两年再次替补登场。

  紧接着,身为辽宁队中国教练组组长、身处火线的杨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:“我看重的是助攻而不是拿多少分。我看重的是球的流畅运行,让每一个队员和队友都参与到体系中来,而不是单打独斗。”

  大家都听得出来,这是杨明对郭说的话,然后杨明提出了自己的期待:“就是要让他在这一点上带来面子,让其他队友更强。”

 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,郭谈到自己的表现时说:“现阶段是我这辈子打得最好的一场篮球。我不会改变。我会坚定我的信念,因为我已经成功了。”

  面对近一个月来的舆论,郭依然坚持他的篮球理念。

  事实上,尽管几场比赛表现不尽如人意,但自半决赛以来,郭场均21.6分5.1次助攻,比半决赛前19分4.9次助攻的表现好了很多。辽宁队也取得了12胜4负的好成绩。但为什么郭仍然面临这么多的质疑?

  快攻突破“一招鲜”

   "郭的突破能力强还是投篮能力强?"常规赛最后一场,川队教练在暂停中训斥球员。

  四川队的教练无意中透露了郭的技术短板,这是他被质疑的主要原因。——的言外之意是,“只防郭突破。”

  突破能力强,尤其是在攻防转换过程中,持球和快攻能力强,这是郭进攻的最大特点。在这方面,在CBA乃至亚运会上,郭确实是难以击败的。

  在2015年亚锦赛前的队内备战中,郭利用自己的突破步伐两次躲闪王哲林的防守将球打进。其中一次进攻是连续面对王哲林的防守和李慕豪的防守,最后挑战成功。

  今年亚锦赛半决赛,第一节比赛结束前19秒,郭在后场摘下篮板,快速推进,1敌4杀内线,将球投进篮筐。这种攻击可以说是郭特点的集中体现。

  然而,与郭在阵地战上的突破相比,它的威力已经下降了许多。它的招牌动作“转顶”,在内线防守吃紧的时候很容易“碰壁”。在世界杯男篮与波兰队的关键比赛中,郭持球过程中撞倒防守球员,被罚进攻犯规。类似的场景近年来屡见不鲜。

  另外,郭突破后分球能力一般,即使有,也往往不是队友接球的最佳进攻时机。正因为如此,在中国男篮世界杯的最后一战中,郭被整体发挥较好的挤到了替补席。后者也没有让人失望,单场送出9次助攻。

  正如四川教练郭所说,与突破相比,的投射能力是其技术短板。即使有许多长镜头,郭的投影仍然不稳定。2014年亚运会,男篮一战负于日本,郭三分线外6投0中,仅得8分,成为男篮的主要败笔之一。

  龚五年前曾向建议。

  事实上,对郭的问话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。早在五年前的2015年,时任国家队主教练的龚就公开批评过郭打球的局限性。

  当时的龚在肯定郭优势的同时,认为他自视过高。“我们重视团队篮球,”龚说。“你(郭)在反攻期间可以随意进攻。在阵地进攻中,你必须先组织别人进攻。当球回到你身边时,你可以随意进攻。”

  至于郭对带球进攻的执念,龚指出了它的局限性:“你现在冲,再冲三年。等你老了,身体好了,还能冲吗?”然后你要学会组织。你可以控制球。你必须会传球。会传球的打得最久。组织好了可以玩十年。"

  出于对郭的不满,2

  015年亚锦赛前,郭艾伦一度离开了男篮一队名单,被调整至国奥队。直到亚锦赛开始前不到两周时间,郭艾伦才得以“压哨”入选参赛12人名单。

  2015年的郭艾伦,当时还只有22周岁,仍具备较强的可塑性,宫鲁鸣因此对他的逐渐改变寄予了足够的期望。“他要能有觉悟,能改变一点。不求他完全改变,希望他一年改一点。”宫鲁鸣当时曾这样说。

  然而五年过去了,宫鲁鸣当初的那番忠告,似乎并未起到太大的作用。复赛期间接受采访时,郭艾伦倔强地表示:“我还是郭艾伦,我就打我的篮球。我不会改变,坚定我的信念,毕竟我之前成功过,一直坚持到现在,我会一直坚持下去。”

  世界杯尝苦果

  郭艾伦的这份自信与倔强,或许源自他的年少成名。早在2010年男篮世锦赛(现改名世界杯),当时年仅17岁的郭艾伦,便被召入了邓华德的国家队。他如同之前的陈江华一样,从青年队连跳三级直接登上世界大赛的舞台,被看好天赋和潜力更在陈江华之上。

  世锦赛对俄罗斯,面对人高马大的对手,郭艾伦一通花哨的运球后,分给跟进攻王治郅轻松得分。郭艾伦的表现,被西班牙《马卡报》称赞为“中国的卢比奥”。邓华德虽表示郭艾伦与卢比奥差距很大,但仍认为“未来他必定能够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”。

  郭艾伦所绽放的光芒,令当年CBA为他量身定做修订了条款。2010-11赛季的CBA联赛,在限定国内球员参赛年龄不得低于18周岁这一条后面,备注了“国家队正式队员不受此限制”,明眼人都看出,这是为了让17岁郭艾伦提前一年打CBA,更早经历职业赛场的磨砺。

  2015年亚锦赛夺冠、入选最佳阵容,被称为亚洲第一控卫;2018年帮助辽宁拿下队史上第一个总冠军;2018-19赛季场均23.6分4.9篮板5.8助攻1.9抢断,常规赛MVP之争惜败于王哲林……这几年的郭艾伦春风得意,他被认为是易建联的最佳搭档、中国男篮未来的领袖。

  打波兰招牌突破不灵了

  然而到了2019年世界杯,郭艾伦迎来了生涯的噩梦时刻。他那习惯于克敌制胜的“转陀螺”和快速突破,变得不再灵光了。对阵波兰郭艾伦6中2仅得6分,对委内瑞拉他全场7中0仅收获1分。

  最后一场对阵尼日利亚,是决定男篮能否获得直通东京奥运门票的“生死战”,郭艾伦的表现再度令人失望。他在第三节的转身突破,被对方抓个正着,裁判吹罚了他的进攻犯规。整场比赛郭艾伦完全迷失,5投0中仅靠罚球拿到2分。中国队也最终无缘直通东京奥运会。

  新华网在总结这届世界杯男篮的表现时,毫不客气地指出:“郭艾伦总是时不时突然‘短路’。”央视《新闻周刊》点评男篮队员时,明确表示:“无论是从NBA铩羽而归的周琦,还是在国内联赛大红大紫的郭艾伦、王哲林,都不具备与世界强队掰手腕的实力。”

  通过这届世界杯,人们才发现,郭艾伦依旧是2010年那个郭艾伦。他的球风没有什么改变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启动速度早已巅峰不再。

  10年时间过去,从郭艾伦的球风来看。他还是那个少年,没有一丝丝改变。

  来源:网易体育

  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