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知道,90年代初,金融危机前夕,日本的经济泡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,股市和房地产交易达到了疯狂的程度。

  有多疯狂?一套今天只能卖900万日元的公寓,当年卖了16.5亿日元。终于,金融危机爆发,股市和房市泡沫破裂,成千上万破产的日本平民走上天台。

  几十年过去了,日本人对可怕的房地产泡沫破裂带来的伤害仍然心有余悸。有哪些历史是相似的?让我们来看看。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,日本经历了什么?

   (金融危机爆发前收入丰厚的白领)

  一.虚假繁荣

   1978年,世界石油危机爆发,原油价格大幅上涨。为了稳定国内通货膨胀,美联储提高了基准利率,实施了紧缩的货币政策。

  随着利率的提高,大量海外资金进入美国,美元开始大幅升值。为了扭转贸易逆差,美国推动美元贬值以提高出口竞争力。

   1985年,美国召集日、德、法、英四国签署广场协议,要求四国抛售美元使美元贬值。这样其他四个国家的货币也相应升值,日元在短短三年内升值了一倍多。

   (日本建筑巨头Hayashi)

  为了维持企业的出口量,日本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,两年内连续5次降息。这样一来,企业的利润大大提高,大量的活钱流入银行。拥有大量现金的银行不得不以超低利率将资金贷出,以形成更多的存贷款回报。

  第二,泡沫的积累

  在众多行业中,房地产无疑是风险最低的一个。所以在宽松政策下,大量的活钱进入了房地产,日本房价开始飙升。仅在1987年,东京的房价就翻了一番。

  对于普通人来说,房子永远是买涨不买跌的。眼看着房价一天天上涨,着急的人不敢再等了,开始向银行贷款买房。

   (抢房子的人)

  银行为了盘活资金,尽可能多地放贷,以低首付、低利率为诱饵,鼓励人们贷出更多的钱投资房地产。

  一些房地产商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买房,还组织了一群无业人员,装扮成购房者,排起了长队,制造了火爆的场面,让更多的人带着几十年的房贷进入了房市。

  当时,为了让购房分配“公平”,日本房地产开发商还采用摇号购房,一套55平米6200万日元的小房子,中签率只有千分之一。这种饥饿营销场景的营造,不断刺激着日本民众的抢房欲望。

   (东京,1988年到处盖房子)

  在这种兴奋之下,日本民众认为日本是岛国,土地稀缺,而作为首都的东京只有一个,资源的稀缺会支撑房价的上涨。

  房地产泡沫根本不存在,当然也没有破灭。这是泡沫破灭的前夜,沉浸在买房兴奋中的日本民众坚持房价上涨。

  鼎盛时期,东京23个区的房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。即使房价很高,人们也从不担心房价会下跌。更多的家庭买了超出自己还款能力的房子,抱着赚一笔的心态参与了投机。

  在日本报纸上,日本经济已经超过美国,高歌猛进的良好感觉泛滥。经常有卖东京的地,买下整个美国,租给美国人的豪言壮语。

   (金融危机后无家可归的老人)

  热情传递给工业。很多行业放弃了原来的行业,把钱投到房地产中,分享房地产快速上涨的红利。大量国际热钱也进入日本房地产,助推日本房价上涨。

  第三,惨痛的代价

  全民炒房,产业炒房,在房价泡沫越来越大的时候,日本的实体产业处于停滞状态,农业用地被大量占用。GDP的增长完全依赖于房地产交易税和土地拍卖,对外标榜的高速发展完全建立在房地产泡沫的基础上。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孤岛县,各级地方政府都热衷于卖地,土地财政很吃香。疯狂的楼市动摇了日本“科技兴国”的战略。

   (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烂尾楼)

  日本政府开始调控房地产,提高利率,收紧信贷,特别是限制房地产贷款总额。于是,房价停止上涨,外资和产业开始抛售房产,纷纷退出,但没有信贷的支持,人们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储蓄来接盘。房价暴跌。

  房价下跌导致大量投资者卖房,导致恶性循环。房子已经跌到白菜价了,工薪族还是买不起。

  房地产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狂热的日本陷入深渊。大量企业倒闭,自杀率和失业率飙升。那些高价购买,背负沉重贷款的工薪族就更惨了。从此,他们没有生活质量可言。他们一辈子被困在一套房子里,只能努力工作还贷。

  直到今天,日本还没有走出当年的阴影。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的伤害影响了两代人。对他们来说,房子是他们一生的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