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雀桥和五一巷在东晋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地方。王谢指的是东晋时期的两个著名家族。曾经繁荣的地方现在长满了杂草。与现在的普通人相比,过去的繁华,现在的没落,不言而喻。

  朱雀桥和武夷巷建康,也就是现在的南京,是东晋的都城。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,面对当时南京的南大门朱雀门,故称朱雀桥,是东晋时期的交通要道,与五一巷相连。

  巫峡香更可怕。金代和两大名门的府邸都在这里,因为两家都喜欢穿武夷,称为“武夷郎”,以示身份高贵,故名武夷香。除了王导、谢安,还有那些三三三五四的大名,王羲之、王献之、谢灵运等等。从这里出来。可以说,在当时,五一巷不仅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,也是名人进进出出的地方,更是名人辈出,极具艺术内涵的地方。

  到了唐朝,五一巷逐渐被废弃,辉煌不再。

  《乌衣巷》

  朱雀桥边有些杂草开花,武夷巷口只有夕阳。

  王导和谢安屋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。

  朱雀桥边有些杂草开花,武夷巷口只有夕阳。前面说过,朱雀桥和五一巷曾经是繁华之地,现在却是花花草草,是“野花”。只有人迹罕至的地方才会开满野花。相比之下,荒凉感就出来了。在古诗词中,杂草通常是腐烂的意象。刘禹锡不是第一次用杂草来形容腐朽。在诗《台城》中,他写道:

   “千家万户变成杂草,只因为一朵后院的花。”

  千家万户还能看到当年台城的繁华,如今已是杂草丛生。恰好台城也在南京。这两首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,从繁荣到萧条。

  第二句,写的是夕阳,西山的夕阳,自然凄凉。刘禹锡一定要加个“斜”,但夕阳依旧灿烂。一抹夕阳照在五一巷门口。作者的凄凉还需要更多的解释吗?

  最有意思的是,这两首诗都是先写在朱雀桥,再写在武夷巷,与自然对立。简直就是送给刘禹锡的历史名句。

  王导和谢安屋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。王导,琅琊王,是晋朝顶族之首,影响力甚至大于皇族。当时有“王与马共天下”的说法,马指的就是司马家。可以说,没有王,就没有东晋。如果王的野心再大一点,东晋就没有了。

  谢安也很了不起。东晋时,谢氏势力与王只差一个,即使在鼎盛时期,谢氏家族也一直在衰落。后来谢安东山再起,重新光宗耀祖。历史上著名的“淝水之战”的统帅是谢安。

  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写三件事:一是成就了君主尧舜一生的荣耀,但太难了,君主英明,大臣英明,不是那么容易的事;二是照门楣,目标当然是东晋的王谢;如果前两点都做不到,那就只能说你有才华了,那就该冯唐李广上场了。

  那太远了。让我们回到正题。

  经过前两句的渲染,全诗气氛差不多了,理所当然要抒情。但是刘禹锡是一个多么杰出的诗人,他当然不会直接表达他的感情,但是你绝对想不到他会从燕子开始。现在,这个地方正在衰落,没有贵族家庭居住。以前的繁荣,也许可以追溯到一些燕子在小巷里飞翔,因为它们曾经在王谢这样的大家庭的屋檐下筑巢。

  借燕子为载体,将王谢与庶民相比较,尤其是最后一句中的“不寻常”二字,作者对古今变迁的无限感慨是如此清晰。

  这首诗最棒的地方是作者想比较过去和现在,但他没有写